主要情节线索
(详述)
第一部分:
1、
朱青峰知道自己穿越了,通过馒头里边的纸条知道了自己深陷昭狱、分析当下的状况后,朱青峰决定不等救援,自主逃出了昭狱。在外面遇上劫狱的江湖人士,而后反救江湖人士(实际上这里的目的不是感恩,朱青峰是穿越者,不会对他们有太多感情。他现在必须逃出北京城,可凭他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逃得出去,所以救了江湖人士,制造更大的混乱,然后伺机逃跑。)
2、
清廷诏告天下斩杀假太子,想引明朝余孽来救,从而一网打尽。朱青峰破其阴谋,取得江湖人士信任。
3、
被清廷追击,朱青峰说清廷追杀自己是因为自己是太子伴读,最熟悉太子的日常生活及所有的习惯,清廷想让自己冒充太子引各方义士上当。同时还想借斩杀假太子之名创造一个借口。在被蒙蔽的百姓心目中造成清廷果真是为崇祯报仇而来的目的。谎称真正的太子在打算投靠国丈周奎时,便因为周奎举报而逃匿。此时已然南下金陵。
4、
朱青峰提议带人往山西跑,这一批人若是分开了,力量不集中,会被逐个击破,但凑在一起目标又太大。沿途散播太子被劫走的消息。
5、
扮清军,伪装围剿大顺军残部,故意透露消息给大顺军说,清廷认为李自成掳走了太子,现派出大军追击。
6、
让李自成和清廷对垒,朱青峰带人秘密南下金陵。
第二部分:
1、
朱青峰知道自己身份特殊,不敢轻易透露,遂隐于市井,而整个天下都在追踪太子的消息,朱青峰根本无路可逃。唯一的希望就是夺取南明政权。
2、
结识卞赛等人,隐于青楼之中,暗中联络支持朱慈的官员。
3、
被朱国弼出卖,南明朝廷暗流汹涌。朱慈策动政变。掌握兵权,统率南明。
第三部分:
1、
朱慈才崭露头角便遭到刺杀,大内侍卫竟无人能擒此人。夜无央出现。
2、
整顿南明内政。
3、
联手李自成抗清、策动尚之信兵变。
4、
派郑成功率福建兵马收复台湾。
第四部分:
退清兵,还都北京,吴三桂偷袭,兵败山西,藏身恒山。连累恒山灭门。
第五部分:
主要写收复台湾及内部的战斗过程,期间穿插一下秦淮名妓的情节。
第六部分:
开始征服西藏、瓦剌、清剿满清余孽。一统华夏,与陈幕语大婚。(全书完!)
全文细纲:
第一部分:
ps:所有剧情,如一章内完成,划分为两个半章处理,第二章上半章完成第一章后半段剧情,第二章下半章写新剧情。以此为调,让读者始终保持期待。
第一章,省略穿越过程,设计为朱青峰已知穿越。并收到会有义士前来劫狱的通知纸条,然后根据环境和历史分析出劫狱是必定会失败的。遂生越狱念头。(下的天罗地网。”李烈:“不是我等不相信先生,此事太过匪夷所思。老朽实不敢大意分毫!”赵重:“不错,我看你就是鞑子派来拖延时间的,真等到太子被斩杀,我等无所作为便成了千古罪人。”(本章完!)
第十章,朱青峰:“方才在下已经说过了,若太子真在鞑子手上,绝不会透露半点风声与诸位。”赵重:“师叔,你切莫听这小子花言巧语!若是误了大事,我等如何面对天下万千百姓?待我结果了这奸细,明日由师侄开路,营救太子。便是死,师侄也绝不皱一下眉。”说着就欲动手,却被李烈出言喝止:“重儿,住手。”赵重杀心已起,摆开的架势焉能轻易收住?关键时刻,女子出剑拦住了赵重。李烈跨步上前瞪着赵重:“出门前师兄便交代过你,凡事听我吩咐。你如此行事,莫不是没把师兄放在眼里?”赵重抱拳请罪:“师叔恕罪,师侄岂敢有忤逆之心?只是这小子来历可疑,切莫因他误了大事啊。”李烈怒喝:“住口!”赵重心有不甘:“师叔”李烈:“退下!”赵重怒气冲冲的看了一眼女子,转移到朱青峰身上时,已是杀人般的目光。朱青峰这才算明白了怎么回事。朱青峰:“在下有一石四鸟之计,可解诸位之忧虑!”李烈目闪精光:“请先生指教!”朱青峰:“放火!”李烈:“放火?”(本章完!)
第十一章,朱青峰:“明日午时在假太子斩首以前,诸位于各处官邸放火。再看各处救火人马调动,便知真假。”李烈:“如此一来的确可以知道鞑子是否有伏兵,但这余下三鸟所指的是?”朱青峰:“其二,若太子是真,伏兵尽出,也有利于诸位营救。其三,若太子是假,诸位不会有任何损失。其四,****一出,鞑子必然满城搜捕,而各处官邸的救火行动会削弱部分鞑子部分兵力。这也为我们撤退出城赢得了时间。当然,放这把火的前提是,要确保有路可退!”李烈:“退路先生不必担忧,这虎啸堂乃是绿林好汉统领罗横的大本营。早年因避官府追击,早在府中挖好地道,可直通城外。”一身书生装扮的罗横站起身来,双手抱拳:“请先生放心,只要先生所言非虚,罗某担保先生安然出城!”朱青峰本以为绿林首领但凭名字就霸气测漏的人,应该是虎背熊腰之辈,却如何也没想到是那书生。略微吃惊后,朱青峰气定神闲:“如此甚好!一切且待明日便见分晓!”李烈:“还请先生府中暂歇一日,待明日之后辨知真假太子。老朽自当向先生请罪。”朱青峰:“全凭前辈安排!”李烈:“既如此,请先生厢房歇息!”(本章完!)
第十二章,描述一段市井的热闹,就在亲自担任监斩官多尔衮出现后,豪言壮语要斩杀假太子为明皇室维护威严时,火灾四起。百姓必然****,此时,伏兵居然未出,朱青峰暗道低估了多尔衮,意外的是,民乱中,一队人马直杀法场。个个身具肃杀之气,武艺不凡。值此,伏兵尽出。
众人开始撤退,同时,鞑子各处暗哨很快便摸索到大量陌生人进出虎啸堂,苦战。(本章完!)
第十三章,苦战虎啸堂。被鞑子逼退的那队劫法场的人马,只剩下两个人,且战且退,为罗横所救,带往虎啸堂。而后罗横率领虎啸堂兄弟拼死抵挡,待朱青峰等人进入通道后,罗横战死最后一刻,炸毁了通道。(罗横的死会潇洒一些,这段以热血为主。目的是让读者充分认识到不仅是主角,配角也会有智慧、感情、性格。)(本章完!)
第十四章,走出通道后,那队人马中一个脸上有疤的人,见到朱青峰当即便要下跪行礼。朱青峰巧妙的接住了那人抱拳的双手,眼神示意其不要轻举妄动。那汉子看了一眼周围的人,立马明白了朱青峰的意思,没再说一句话。眼含热泪的目光再次回到朱青峰身上,从刚才的劫法场的冲杀来看,这队人马必然不是李烈一伙的人,肃杀的气势定是军人无疑,只是没想到这人见过自己,准确的说是见过太子朱慈。而如果见过朱慈的话,此人必然职位不低,可他只率领寥寥数人来劫法场,这期间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劫狱的阵容来看,他必然不属于南明的任何一派,也就是说这是个对自己无害的人。到了一处破庙歇脚时,壮汉才抱拳行礼:“在下卢象升。曾职互户部主事,因权臣作乱,险些命丧沙场,心灰意冷隐居山林,惊闻鞑子要斩杀假太子以正大明皇威。觉事蹊跷,遂往营救太子。”李烈:“阁下就是当年率兵镇压闯贼高迎祥、李自成。竭力抵抗鞑子的大英雄卢象升卢将军?”卢象升:“卢某乃是职责所在,比起诸位义救太子,实不敢当英雄之名!”寒暄几句之后,介绍了几人名字和身份,女子叫陈幕语是太极宗师陈王庭之女。李烈提议前往金陵追寻太子。却被朱青峰阻止:“若我们此刻直接南下,想必跑不了多远便会被追上。若没找到太子便罢了,若是找到太子,便在无形中为鞑子找到了真太子。届时,才真是陷社稷于累卵之危。”李烈惊了一身冷汗:“幸得先生提醒,我等险些坏了大事!”朱青峰提议往山西跑。因为这个时候垂死挣扎的李自成退回了老家山西。目的是想把鞑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大顺军上。卢象升也在此刻对太子有了改观,难怪没有透露身份,今日的太子,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一脸稚气的娃娃。看到此处,卢象升那颗报国之心再燃熊熊烈火,心中感叹,大明气数未尽。(本章完!)
第十五章,逃往山西的过程中,伏杀追击清军,换清军服装,杀大顺军。(本章完!)
第十六章,故意剩下两个大顺军,刻意谈话间不留余地,逼迫剩下的两个大顺军前去报信,而后换上大顺军服装,埋伏清军。(本章完!)
第十七章,同样的招数再使,不过这次的内容却是,速派人告知闯王,太子已在李将军手上,现遭清廷追击,请闯王派兵增援。而后两军交战,朱青峰带领众人南下金陵。(本章完!)
第十八章,到了金陵后,密谋营救的官员之一高弘图接见。高弘图本不认识太子,但他认识朱青峰身边的将军,名震崇祯年的大将军卢象升。从卢象升处得知眼前这少年便是大明太子朱慈。(本章完!)此后正式用朱慈的名字。
第十九章,高弘图欲迎太子还朝,却遭到了朱慈的反对:“朝中势力纷杂,如今贸然出现,只会给有心之人机会。”高弘图跪地谢罪:“太子英明,老臣喜极。忘乎所以,险置太子于水火之中。请太子恕罪。”朱慈扶起高弘图:“高卿不必自责,本宫能安然归来,高卿功不可没,何罪之有?”然后与高弘图分析南明朝廷势力。从一开始朱慈便知道,自穿越至此,便已是骑虎难下。而此时若不夺南明政权,非但会遭鞑子追杀,怕是此时的南明皇帝前福王朱由菘也不能轻易放过一个影响着他帝位的人。放眼天下,欲己龙袍加身之辈。皆不会放过自己。朱慈知道他唯一的路便是夺得唯一一个有着自己的支持者南明政权。唯一的生机,朱慈自不敢大意,尤其是才经历了低估多尔衮的前车之鉴。(本章完!)
第二十章,得知朱慈身份的李烈众人,更是惊讶不已。陈幕语却没太多反应,(因为是女神,所以对这些事不太感兴趣的。)赵重倒是吓得不轻。与高弘图密谋先夺兵权,再行正位之事。交谈中,引出之前支持马士英的党羽。商量之际。高弘图与卢象升同感太子已经能独当一面。就在众人目露欣赏之际,轻功卓越的陈幕语突然飞身向窗口,同时拔剑刺出。众人这才看到窗口处一个人影飘过。(本章完)
介个是后续朱青峰与陈幕语间的情感波折剧情。
朱青峰:“陈慕语,你当真杀了夜无央?”
陈慕语:“一个杀手而已,何必如此在意?”
朱青峰:“回答我!”
陈慕语:“你既已知道,又何必再问?”
朱青峰:“你这般冷血无情,不怕为天下所不耻?”
陈慕语:“我从不求饶恕,我只做我觉得对的事!”
朱青峰:“不错,你有你的自由,我只想知道为什么?”
陈慕语:“若是告诉了你,你会恨我。”(夜无央找到陈慕语,希望陈慕语配合一场假死战斗,陈慕语给夜无央提的要求,从此隐形,若非万不得已,连朱青峰也不能见,因为他是帝王。身系天下。不能让他有养成任何依赖。)
朱青峰:“不说么?那我现在便恨你!”
陈慕语:“你何其残忍。”
开封城,飞不起长夜无边。惊烽火,三千灰洗尽人间。垂青史,翻几页区区百年
大致就是这样了,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就不贴了。太监实在是情非得已,望兄弟姐妹们海涵~老六在此谢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