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皇后性子温软,平日里也不曾苛待过她们,所以表面上便也能安安然然的过去。
可偏偏,嫔妃中出了个魏贵妃,这魏贵妃也是个奇人,琴棋书画,样样不通,四书五经,一字不识,她的长相自然是好的,但也不至于多惊艷,但就是抓住了曦和国主的心。
没办法,人家就喜欢这样的,任你旁人费尽心思想争宠,帝王还看不见呢。
你要说她哪里好,众嫔妃绝对语气一致道:「哪里都不好。」
反正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这什么都不会的魏贵妃到底是因何会这么受宠呢!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家野心大,魏贵妃娘家有个同胞弟弟,这弟弟呢,从小脑袋瓜就比这姐姐聪明许多,也算是富家之子,名门之后,殿试之后,一路平步青云官至丞相,正一品。
那时候,皇后的母家势力已经开始逐渐式微,她原本就不爱争,碰上了奇人般的魏贵妃,也只能有苦说不出。
曦和国主典型的有了新欢忘了旧爱,几次当着皇后的面秀恩爱,黏黏腻腻的也不怕遭个天打雷噼。
后来,皇后干脆眼不见,心不烦,从此开始洗手作羹汤。
自然不是为了那没良心的国主,而是为了自己,以及孩子。
方兰舟跟在她身边,倒是学了一手好厨艺,虽然他还没正式动手做过饭。
后来遇见谢长亭,谢长亭那可是炸厨房的人,除了看向不太好的面条会做,别的可就只能干看着了。
没办法,方兰舟只能亲自动手,当然,他原本也确实打算自己动手的,再加上那时候的谢长亭,不挑食,能进嘴里的食物,她都不会嫌弃。
于是,方兰舟的厨艺便一日比一日精湛,只要谢长亭想吃的,没有他做不出来的。
但也因此,谢长亭慢慢便养成了挑食的毛病了。
她自己还未觉察到,因为方兰舟记着她喜欢的所有食物,做饭时都会顺着她的口味调,也许以后的某一天,突然惊醒时,她会觉得吃饭是一件非常寡淡无味的事,到那时候她可能才会想起当年那个为她做饭的少年吧。
当然,这是后话。不提。
-
方兰舟因为从小被皇后带在身边教导,有一段时间,性子同皇后几乎无甚差别,温和软糯,又喜欢笑,且长得灵动可爱,十分讨喜,而他身为正宫所出的皇子,将来自然是名正言顺的储君。
一切都很好,没什么不好的。
若是一直这样下去就更好了。
然而这世上,人心易变,喜欢的人可以变得相见两相厌,新欢在眼前的时候,恨不得旧爱当场去世。
方兰舟六岁的时候,魏贵妃诞下皇子,有时候吧,你不去与别人争一争,别人也会自己找上门来,如果一味的忍让退缩,那么,别人势必会得寸进尺更多。
皇后从不与方兰舟说她和曦和国主之间的事,只是小孩子心思灵敏,自己的父皇整日不来看他,他怎么可能察觉不到怪异。
所以,他问皇后:「,母后,父皇很忙吗,他已经有六天没有来看我了。」
皇后摸摸他的头,柔声道:「你父皇很忙很忙,所以你现在不许去闹。」
小兰舟道:「好。」
父皇待母后甚至于待自己一日比一日冷淡,方兰舟实在想不出是什么原因,他很听话的啊。
母后说:「你要乖,要听话,这样你父皇才会过来看你。」
方兰舟五岁开始启蒙,到现在已经识得很多很多字了,自己还会翻看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书籍,太学阁大学士经常夸赞他天资过人。
可惜他父皇还是没来看他,等啊等,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去找父皇。
宫人说:「陛下在朝云宫里,暂时不见人,殿下不要为难奴才。」
朝云宫是魏贵妃的寝宫,他连台阶都没上,等在门口,听见殿里传出婴儿的啼哭声。
方兰舟转身就走,他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再大一点,变得不太爱笑,魏贵妃的孩子两岁,方兰舟八岁,期间魏贵妃数次挑衅中宫皇后,大逆不道,却次次安然无恙。
不是动不得她,有人撑腰嘛,没什么好说的。
两岁的小皇子走路还有些蹒跚,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若是方兰舟恰好在旁边,这魏贵妃一哭二闹的,方兰舟成功背锅。
本来小孩子嘛,心思也都很单纯,远没有那什么惊天动地的可怕思想。
两岁的小皇子很喜欢八岁的小殿下,但是两岁的小皇子实在太容易受伤了。
他一受伤,所有人都围过去心疼,顺带意有所指地稍带几句话进去。
于是,小小的方兰舟成功晋升为曦和皇宫里的小小背锅侠。
这种时候,什么温和软糯的性子,全然成了枷锁,温和一点,耐心解释,没有人听,身后有魏贵妃撑腰的宫人们还会死扛到底,要是发了怒,那就不止一个人的错了。
连带着皇后都要被牵连,他们会私底下,角落里,小声嘀咕道:「殿下以前是这样的吗,不是吧,性子怎么这么坏啊,做了错事还不让人说。」
「对啊对啊,看来以前都是装出来的。」
「可是殿下一直跟在皇后身边,皇后娘娘那么平易近人的一个人,如何会……」
「唉,说不定皇后也是装出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