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

字:
关灯 护眼
藏地密码 >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 第430章 豫州战事

第430章 豫州战事

热门推荐: 收尸人盗墓笔记剃头匠鸿蒙道
    第431章 豫州战事


    正当陆渊为了手中兵力不足,开始有些发愁的时候。


    远在万里之外的豫州,郑国君臣们,也开始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忧愁不已。


    相比于和楚国激烈对抗的赵魏梁三国,豫州这边,被楚国两个行营安排了的郑国,同样打的火热。


    只是郑国的国力,比起其余九州各大霸国,终究是差了许多。


    其他各个霸国,国中人口哪个没有两千多万,乃至三四千万的,也比比皆是。


    如梁国,那更是人口七千万,当了许久的天下第一霸主。


    可到了郑国这边,自从经历了分家内战之后,重新统一的郑国,国力便就大衰,再不复原先一州之主的雄风。


    那时举国人口,也不过堪堪两千万而已。


    等到郑国为了祸水东引,将阳夏郡以及其上数百万民众割让给楚国后,总人口更是跌破了两千万,沦为和晋国一般的霸国末流。


    彻底成了霸国中的小国。


    而就是这样一个已经衰落的小霸国,却在楚国北征的时候,悍然反水,脱离了楚国的阵营,加入到了梁国一方。


    这无疑惹恼了陆渊,惹恼了楚国。


    于是在去年的时候,陆渊就让原本针对梁国,准备从东面夹击梁国的阳夏行营,改换了目标。


    直接从原本的攻打胶东郡,换为了攻打郑国的高密郡。


    高密郡位处阳夏郡之东,从此郡再往东,就是处于海滨的郑国帝都,新郑城所在的长广郡。


    所以说,在割去了阳夏郡后,高密郡就成了新郑西边,最为重要的一个藩屏之地。


    像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郑国自然是严加防守,不敢有丝毫懈怠了。


    当初反目之后,郑国聚集的八十万大军,其中有六十万,就是放在了高密郡内。


    剩下还有二十万,才是放在了阳夏郡之北,郑国的高阳郡。


    两郡一北一东,成为了郑国的钳子,夹住了楚国的阳夏郡。


    只是在郑国人看来,这是一个坚固的铁钳。


    可在楚国看来,这就是两根分开的筷子,不堪一击。


    阳夏大营的楚军,撤回来后,黄玄只是稍加修整,然后留了三十万人在这里固守,防备北边的郑军和西边的梁人。


    后面就率着八十万楚军主力,以及二十万郑来的阳夏郡民夫,浩荡杀进了高密郡。


    面对这支楚国精心挑选出来的虎狼之词,高密郡的郑国大军根本就不是对手,只是交战初期,就在正面战场上连败数阵,损兵十余万人。


    此后面对楚军挑衅,被打怕了的郑军,都不敢再上战场,只知道一味结城固守,进行着被动防御。


    这倒也算是个办法。


    毕竟以楚军如今的风头,别说郑国人,了其它各国,乃至于梁国,都在战场上,被打的节节败退。


    害怕和楚军正面交锋的,不止郑国,其它各国也是如此。


    郑国跟着效仿,也没什么可丢人的。


    而且这种也确实有效。


    在各国采取防守的策略之后,靠着城防坚固的优势,也确实遏制了楚军一开始,那势如破竹的势头。


    现在各处战场上,也都因此陷入了对峙的僵局。


    可在高密郡,郑国能和楚军的阳夏行营僵持住,令其不得继续东进。


    但问题是,楚军这次来的,可不止一个阳夏行营啊。


    因为恼怒郑国的背叛,陆渊除了阳夏行营之外,可还派了一个水路行营,直接泛海而出,从海面进攻郑国。


    在东海郡坐船,前往郑国,路途并不遥远。


    十余天时间,便可抵达,方便的很。


    因此当郑国所有的注意力,都被阳夏行营吸引在了高密郡后,这只突然来的水上奇兵,等登场的那一刻时,便给郑国人表演了一出什么叫做惊喜。


    先前都说了,郑国虽然是霸国,但却只是霸国中的一个小国。


    在割让了阳夏郡后,其举国人口,仅有一千八百余万。


    以这点人口数目,再怎么能耐,其实也养不了多少大军。


    事实也是如此。


    在和楚军开战前,郑国的举国兵马,也就一百三十万人左右。


    这一百三十万人,高密、高阳二郡,分去了八十万。北部和唐国、晋国的边境,再怎么减少,也需分去三十万人。


    最后能留在国内的,便只剩下十万人了。


    这十万人,都被安排在了帝都新郑,以拱卫京畿安全。


    此外还有十万水师,也安排在了靠海的新郑城附近。


    这么一分析,大家也就差不多清楚,郑国底细了。


    是的。


    除了前线边境外,包含郑国的帝都在内,其腹地都是空虚无比,大片领土都没多少兵马驻守。


    因此当水路行营的五十万陆军、二十万水师抵达后,在击溃了郑国唯一的水面防护,也就是那十万水师后。


    楚国派来的这路奇兵,就直接登岸,包围了新郑城。


    五十万楚国大军,兵临城下,这可要了郑国老命!


    楚国来的突然,根本就没给新郑城,多少准备的时间。


    尤其是楚国的水师,在消灭了郑国的水上力量后,更是沿着新郑城附近的潍水,直接深入郑国内陆,沿着江河,封死了郑国的各处水陆要道。


    只是短短几日间,不仅新郑城被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就连长广郡、乃至郑国内部各郡,彼此间的联系交通,也被隔绝了。


    郑国内地各郡,虽然领土依旧接壤,但彼此间的联系,却事实上断绝了。


    郑国也因此,被裂成了几块。


    这种情况下,新郑城的君臣们,就算想派出大臣使者,去往各地传达旨意,让地方郡守们前来勤王,都变得极为艰难。


    在这个有着先天高手的世界,武者们实力强大,飞檐走壁,高来高去,想用大军将他们彻底困死,确实很难,甚至做不到。


    可同样的。


    即便这些能传达信息的使者们出去了,面对郑国已经被分割成无数块碎片的现状,面对楚国水师逞凶于郑国各大水系的现状。


    他们即便能联系到地方郡守,能让官员们拉起勤王大军,这也仅仅只是一片区域的勤王大军而已。


    在交通都被隔绝的情况下,其它地方的勤王大军即便拉出来了,可想让他们汇合到一起,也是个极艰难的事情。


    而如果不能汇聚到一处,把兵力聚集起来,勤王大军即便拉起来了,面对有着水路优势,能够迅速聚集兵力的楚军,又有何用?


    当然。


    面对占据了半个豫州的郑国,仅靠二十万楚国水师,就想将它彻底分裂,这是不现实的。


    总有水师没法顾及到的地方,可以让郑国大军渡河聚集。或者有些地方,干脆都没有河流,可以他们畅通无阻的通过。


    但这种地方,总归是稀少偏僻的。


    郑军选择这种路线行军,等汇聚起来后,时间都不知过了多久了。


    等他们赶来勤王,那时黄花菜都凉了。


    楚国水师阻绝外援的目的,自然也达到了。


    所以,在楚军水师的一通操作后,郑国就陷入了有兵不能用,或者说很难用的境地。


    可如果没有外援,仅靠新郑城内的十万守军,又怎么可能挡得住五十万楚军的进攻?


    尤其是因为新郑城临海,楚军击破了它的水面防护,直接就能登陆城下,不给丝毫反应时间。


    所以当楚军围城之后,新郑城就算想在周边收拢一些民夫,让他们帮着守城,都是做不到。


    而新郑城内,居民总共也只有四十万人,再怎么努力征兵,也不过就能征集八九万人罢了。


    这点人,加上守军,还不到二十万,依旧远不如楚军。


    再加上,城中缺少先天宗师,新郑城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


    在围城开始后,楚军试探着进攻,才打了月余,新郑城就摇摇欲坠,有了陷落的趋势。


    若非后面进入冬季,大雪降临,实在难以外出,怕是去年,新郑城就要被打下来了。


    可寒冬总会过去的。


    靠着一时之大雪,新郑城苟且过了一年。


    但到了今年开春,有着大半年的时间,他就没那么好熬了。


    初春三月,当陆渊发起第二次北伐后,新郑城这边,也如约开始第二次攻城。


    而且这次还不同,在攻城没多久后,随着陆渊使用战俘的指令传达,郑国这边俘虏的二十万降卒也送了过来。


    然后依照往例,这些人被楚军驱赶着,送到了残酷的攻城战上。


    先前攻打新郑城,因为都是楚人的缘故,楚军这边还有些顾惜,略略放不开手脚。


    但现在换成郑人降卒,那就没什么顾忌了。


    往死了用,拼命了用。


    二十万降卒,配合着楚军部分精锐,在短短十天之内,就对新郑城,发起了连绵不绝的冲击。


    城中的郑人,哪见过这种阵仗?


    再加上被围城半年,他们兵马损失也颇大,城中士气也渐渐低落。


    于是等这些降卒死了大半后,新郑城的守军,便再也坚持不住。


    许多郑军守卒,就开始了溃散。


    而没了这些普通士兵,作为屏障羽翼,用来消耗楚军先天的真气体力。


    城中的郑国先天,也再难对抗楚军先天。


    随着陆渊的两具分身,身先士卒,率先登上城头,亲自斩杀了两位城中的郑国先天后。


    郑军的顶层战力出现缺失,底层的士兵也开始溃逃,各处都出现了破绽,新郑城自然也没法再守下去了。


    最终在神武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的时候,新郑城为楚军攻破,城中除郑国少量君臣,在先天宗师的掩护下,趁机突围而出外。


    其他郑国留在城中的宗室子女,公卿贵族,大小官员,都沦落为了楚国的阶下囚。


    郑国的统治核心,一下被端了个大半。


    新郑城,也成了楚国北伐以来,所攻陷的第一座霸国帝都。


    嗯,先前魏国的河阴城不算。


    此城虽然名义上是魏国的东都,但实际上,魏君从来都没去过那边,也只是挂了个名头,被当成都城经营而已。


    这与新郑这种,一直当做一国之核心,一州之核心的大城,是有天壤之别的。


    新郑城陷落,郑君出逃,这个标志性事件,就成了楚国在豫州战事的转折点。


    随着这个消息传开,新郑城周边,一些原本还在坚守的郑国府县,顿时军心动摇,人心溃散。


    本楚军收拾了新郑残局,开始派兵攻打附近城池后,沿途所过的城镇,全都望风而降。


    一些府县,甚至不等楚军到来,就自己先派遣使者,前来输诚,提前换了楚旗。


    没费多大力气,长广郡剩余的府县,就被楚军掌控。


    然后在留了一些兵马把守长广郡后,水路行营继续西进,向东夹击高密郡,准备和阳夏行营配合,另两路行营会师。


    不过水路行营来的慢了点。


    高密郡这边的郑军,在听到新郑陷落的消息后,便知大事不妙。


    在自己后路已失的情况下,继续待在这边,根本就是死局。


    等新郑的楚军赶来,面对两路夹击,自己绝无活路。


    所以不等水路行营到来,高密郡剩下的三十余万郑军,就开始了提前撤离,向北退往平昌郡。


    黄玄带领的阳夏行营,虽然也进行了一番纠缠追击,但郑军撤退的决心意志,还有行动力,也确实太强。


    追了一阵之后,虽然也留了十几万人下来,但最终还是让二十万左右的郑军逃了回去。


    这多少算是个遗憾。


    好在郑军虽然逃走了一部分,但算上此前斩获,还有新郑那边的战果。


    东征豫州以来,楚军已经陆续斩杀、俘获郑军过七十万人,并且夺下两郡,攻陷帝都,已经可谓战果辉煌了。


    而郑国经此惨败,已是元气大伤,彻底一蹶不振了。


    但这一切还不是结束。


    两路行营会合后,陆渊便下令整编,将阳夏、水路两个行营,合并为豫州行营。


    经过整合之后,两个行营计有有战兵一百二十万,水师十五万,民夫十万,另外还有降卒三十万,合计一百七十五万大军。


    重整后的豫州行营,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灭亡郑国,夺取对方控制的南豫州之地。


    于是短暂休整了月余时间,梳理了一下现有控制区域后,豫州行营便继续向北发动进攻。


    只是这个时候,郑国这边差不多也已经反应过来,在国都陷落的阵痛下,完成了全面动员。


    此前从国都出逃的郑君,带着太子,丞相,大将军等人,重新出现在了平昌郡,并宣布在此郡的朱虚城,建立新的都城。


    随后郑君脱离樊笼后,便开始迅速着手,整合国内剩余地盘。


    丢了高密、长广二郡后,郑国剩下的地盘,就只剩下位于北境的益都郡、高阳郡、平昌郡,以及位于长广郡之北、东部海疆的海阳郡。


    加起来,总计四郡之地。


    这四郡地盘,人口也约有千万。


    亡国边缘,也顾不得什么了。


    此时经过动员后,男丁皆征,也被郑人弄出了二百五十万大军来。


    其中先天宗师,大约还剩下了十七位。


    总的来说,郑国人,还是有那么一战之力的。


    可偏偏就是这个时候,郑国大量精力放在南边,准备和楚国决一死战之时。


    北边的那个唐国,在被周边各国针对,憋了大半年后,心中早就一口郁气在心,难以忍耐了。


    这时看到周边封锁环的一角,自己的老仇敌郑国落了难,针对自己的封锁被打破,顿时就眼前一亮了。


    前面就提到过,唐国君臣,人家不讲什么长远,也不想管什么唇亡齿寒。


    他就是想要眼前利益。


    所以此时看到郑国落魄,其北境的兵马被大量南掉,防守空虚后,哪里还忍耐得住。


    没得说,上百万唐军就浩荡南下,直接杀进了郑国空虚的益都郡。


    要不怎么说,在捡便宜这方面,唐国是拿手的呢!


    在抓准了时机后,这个益都郡,都没发生太多抵抗,就被唐国轻松拿到手中。


    然后唐军兵锋继续南下,冲着郑国的新都城,朱虚城就来了。


    见此情况,郑国人哪还坐得住?


    什么和楚人南下决战,什么重夺旧都,通通都顾不上了。


    不把唐国人挡住,自己灭亡,就只在旦夕之间了。


    但这个时候,豫州行营新任总管,南边的黄玄也见到了机会,趁势派兵北上,纠缠住了郑军在南部的主力,不使其北上救援。


    在唐楚两军的配合下,郑国陷入了尴尬的两面夹击中。


    好在这个时候,东边的晋国,总算不像唐国一样目光短浅,有着自己的大局观。


    眼看着郑国就快要撑不过去,要被唐楚二国灭亡了。


    关键时候,晋国出手了。


    与郑国沟通后,它派了六十万大军,从东面而来,进入了益都郡,再次抄起了唐军后路。


    后路被威胁,唐军自然无法继续安然南下,不得不返身和晋军交战。


    于是几乎在亡国边缘的郑国,总算捡回了一条命,能继续苟延残喘下去。


    只是,即便暂时保住了一条命,但面对这种前后夹击,腹背受敌的窘境,郑国也实在难以支撑下去了。


    再加上一年多的战乱,帝都沦陷的打击,郑国其实也打不下去了。


    最终,经过一阵争吵商议,郑国终于向现实低了头,再次向楚国派出了使者,商讨求和之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收尸人 盗墓笔记 剃头匠 鸿蒙道 我老婆是美女总裁 创世至尊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