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绣一听赵氏提起这事,沉默了。如果每年来一笔是可以救急。老夏的工资或许能剩下。
「那个叫建文的倒腾什么呢?你们就不能搀和进去?有财大家发呀!赚钱的时候怎么不带着叔叔?」
「我也不知道,自从那边房子盖上后那哥俩很少过来,建文来了就是给那几个孩子弄点什么。但是每次都不空手,你看冰兰车子骑上了,手錶带上了,有钱人家的孩子也不过如此」
「你不也省钱了,你跟老夏好好说说,家里这样,要是能赚钱就跟着赚一些,还不都是为了这个家?」
李锦绣想想也是,一年不用多了,赚千八百的她就知足了。夏志信摇头,「建文都是天南海北的倒腾点东西,咱们怎么搀和?你人跟不过去,钱没有,不过冰兰说暑假了可能跟建文出去一趟。我还没答应」
「冰兰已经不小了,有建文在你还不放心?我看不如就让她跟一趟」
「你知道建文都是去哪儿吗?我听说他去了广州,中国的大南边。就是坐火车都要几天。这回跑东北老林子里了,冰兰一个女孩子,我能放心?」
「孩子们应该买背心和凉鞋了,开学你知道的最少准备五十块」李锦绣不多话,将现实告诉夏志信。多说无意,你自己看着办吧,那都是你的孩子,夏志信不禁头大!
没用夏志信伤脑,夏建文从东北回来后,给几个孩子每人一件半袖衬衫,一双凉鞋,男孩的是短裤,女孩子的是裙子,就是建伟的小背心都买了,说是经过北京买的。李锦绣脸上松动了一下,虽然没有她和丈夫的,孩子这笔钱算是省下了。
「我算知道有后妈的无奈了,看看我带来的东西吧」夏建文按照冰兰的指示将事情办好,两人到了夏建国新院子。这次出去了一个多月,东北跑了好几个地方,当然收货也不少。
东西放在道座靠边的一间,那间只留了一个院里的通风窗,门要从外间进来,也就是里外间。最主要的是下面有一个地下室。里面都是这两年他们的收货。架子上摆了很多瓶瓶罐罐,下面箱子也装了不少。夏建文带回两个大麻袋放在地上,人参大小都有,冰兰看了一下,最高的有百年了。
「这个多少钱买的?」
「两千,少了不卖。我没再还价,老林子找到参不容易。」
「不贵,拿到南方最少翻两番,八千到一万才出手」冰兰挨个都看了看,还有两个鹿茸、鹿鞭。一个野生大灵芝,剩下的就是一些山菌。另一袋子全是用茅草纸包裹的玉件、瓷器,银器。也有几个硬木雕刻的物件。
「不知道值不值钱,看上眼的就买了」
「没关系,我上大学了会学考古,不然咱们俩就是瞎子」
「好,什么时候去南面?」
「越快越好,人参还是趁着新鲜卖。咱们这次只带这些,那些物件收拾出来先留着」两人弄了一下午,将东西规整好,小学放假早,夏建文开始跟着雪兰学骑车,冰兰出去后,那几个孩子就要拜託张向云。
冰兰的是女式二六车,雪兰个头不矮,一个星期后已经非常熟练。程斌带着高文英,雪兰车后带着建华,四个孩子去哪里都方便了。冰兰放假,夏志信没有阻拦。还托人跟广州那边机务段打了招呼,买票应该没问题。
两人下车先去拜访了那位客运股长。一支五十年份的野山参,两个孩子来卖药材,他介绍了几个名声不错的医药行。这次来,广州好像有了变化,主要是人们的精神面貌。更有活力了!而且出现个体商贩铺面,偶尔还能看到异国面孔。
现在的宝安已经正式叫深圳了,人参他们去药材行问过价格,五十年份的六百,建文用二百收来的。八十年份的给到一千二,冰兰觉得价格偏低,便带着建文去市场卖。
市场人多,识货的也多。八十年份的卖了两千,五十年的卖了九百,鹿茸和鹿鞭一套被一个港商用一万人民币买走。
他们又换了地方卖余下的。那支百年人参最后被冰兰卖了一万五人民币。依然是香港人,难道这里已经允许香港人自由出入了?
东西卖完,两人去找大庆,大庆将他俩带到了另一个地方,告诉他们,村子要拆了,要建楼房,要建工厂。
「如果你们这里建房我们能不能买?」冰兰问。
「这个就不知道了,如果你们想买,我会帮你们留意」
能见识深圳的起步是件很荣幸的事,这次他们带了一百台电视,两千收音机,三百收录机,五百电风扇,十个冰箱,剩余的是磁带。能带这么多还要感谢大庆,深圳要建设,运输物资的汽车就多了,大庆帮他们找了一个回河南的汽车,剩余的路程司机与冰兰他们商量好价格送他们到天津。
这么多东西,两人决定在天津销售部分。他们怕唐山吃不下。一路风尘僕僕,到天津租房子,一个月一百。顶上两个月的工资了。冰兰找胡同大娘一说,房子很快有着落。距离火车站很近。
第265章 大姐 17
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一些旅客身上, 收音机都不大,价钱也不贵,找到目标坐那儿一聊,很快就能卖出去。就是收录机拎着出现在哪儿也会引起感兴趣的注意。电视机就拜託邻居几个大妈, 推销一台给五块。
后来两人就不去自己卖了。他们低估了金钱的动力,和市场物资的匮乏。现在他们只等着买家上门。不管销售什么,都有奖金, 大妈好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