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时后,怀东市玄金区,李家村村委办事处外的石子路前。
杨覃愣愣站在原地,目光盯着前方百米那块公告板上的“补助名单”。
这份名单很长,补助项目的涵盖范围也非常广——包括了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农村五保户补助资金、五保集中供养生活补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孤儿基本生活补助资金等近十种补贴类型。
“李安和...李洋....张顺涛...李秀芹...马桂兰...李秀芬...”
顺着白纸上的名字一个个向下数,杨覃很快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内容。
“李秀芹、李秀芬...这是亲姐妹吗?”
最近两天,李秀莲这个名字已经成为杨覃大脑中出现占比率最高的三个字。
此刻看到相似的字符,他整个人头脑不由有些发胀。
顺着名单从上到下连续数了三遍,确定真的没有李秀莲,杨覃有些失落地叹了一口气。
静静站了片刻,再次盯着秀芹和秀芬这几个字看了一会儿后,他突然有了更多的想法。
“假设这二位是亲‘姐妹’,会不会她们还有没出现在‘补助名单’中的其她姐妹,而那位姐妹,正好叫李秀莲呢?”
尽管这种巧合发生的概率并不大,但既然已经来到了地方,杨覃还是决定试着找一找。
“毕竟那个年代的人,拥有八九个兄弟姐妹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这大概是任务发布以来,杨覃最接近李秀莲的一次,尽管最后或许会竹篮打水,但他必须先将所有可能性排除。
抱着试试不吃亏的心态,杨覃敞开自己的感知,开始在村里四处游逛。
当探索的范围从城市缩小到面积相对狭窄的村庄后,事情就顺利了许多。
一阵晃荡下来,杨覃还真听到了有关李秀芹的声音。
“哟,秀芹老姐,今天没下地啊?”
“我家三花前两天刚下了一窝崽,现在正是缺营养的时候,我得在旁边顾着。”
“老洪上镇里去了?”
“一大早就起床出去了,我懒得搭理他,估计是去赶街嘞。”
声音来源是村庄的西面,靠山脚那排房屋的第二家。
没有过多犹豫,杨覃来到村口的小集市前,买了一板鸡蛋和一箱牛奶,而后直奔李秀芹家。
“咚咚咚。”
“不是和你说了出门拿上钥匙嘛,这要是我去了地里...”房屋内的李秀芹骂骂咧咧,声音逐渐靠近门口。
打开门,看到眼前站着个年轻小伙,她有些诧异地愣在原地:“你是?”
“秀芹婶,你好,我叫李凡。”杨覃挤出一个尽量热情的笑容。
李秀芹转着眼珠,开始回忆这是哪号人。
“你有两个姐妹,一个叫秀莲,一个叫秀芬对吗?”杨覃问道。
李秀芹讷讷地点了点头,脑子更加混沌了。
这幅反应让杨覃不由欣喜起来,他本来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还真试出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是这样的,家母年轻时和秀莲婶有过一段友谊,也曾听秀莲婶提起过你们...后来因为生活所迫,她们二位慢慢断了联系。最近无意中得知你的消息,就让我来拜访拜访,顺便问问秀莲婶的近况。”
杨覃不疾不徐,他表述出的信息都非常模棱两可。
“你母亲叫什么名字?”李秀芹询问,她从来没听自己姐姐提起过这号人。
“王诺芝。”杨覃淡定道。
“......”
绞尽脑汁回忆了一会儿,李秀芹确定自己的记忆中没有任何相关信息。
认真地打量了一遍眼前的小伙,她犹豫片刻,还是领着杨覃进了家门。
把他招呼到客厅后,李秀芹又道:“你等等,我给大姐打个电话。”
“秀莲婶没住在李家村吗?”
“嫁出去几十年了,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见上一面。”
李秀芹拿出屏幕碎了大半边的智能手机,翻找了好一会儿,才从电话薄里筛出姐姐的号码。
“喂,大姐,是我,秀芹。”
“......”
一阵寒暄问候,李秀芹想起拨通电话的原因,她看了看杨覃,又对电话那头道:“你还记得王诺芝吗?”
后续的讨论持续了很久,姐妹二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似乎有这么个人,但时间太长,已经很难记起模样了。
茶几对面的杨覃松了一口气。
他之所以敢面不改色地乱报名字,并不是纯粹出于赌一把的心态。
在人的一生当中,除了那些记忆深刻的挚友,总会有那么一群明明曾经如影随形,最后却沦为陌路的过客。
就像杨覃,除了至今还联系的两个发小外,年幼时那些同村的玩伴,他也很难叫出所有人的名字。
甚至于十年前的小学同学,即便某天在街头偶遇,他也无法准确地认出其中大部分人。
而王诺芝这三个字,便是徘徊在李秀莲记忆盲区附近的名字。
“我大姐说了,如果你母亲想找她,可以去南市区松土庄,这是她的电话号。”
李秀芹把手机屏幕伸到杨覃眼前。
杨覃迅速打开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把这串号码记了上去。
起身告辞时,李秀芹突然对他说:“你带着礼物来,我也不能让你空着手走,这不合礼仪。”
“不了婶,咱做侄子的来看看你,这是天经地义。”
杨覃脸上带着笑,朝对方扔出一套高情商话术。
但李秀芹可不管这个,她摆了摆手:“你在这等着。”
想着不能冷落了人家心意,杨覃只好照做。
几分钟后,对方拎着两样东西回到他面前:一只关在猫笼里的小奶猫,以及一袋酸梨。
“猫是自家老猫刚生的,梨也是自家地里种的。”
盛情难却,杨覃没有矫情,伸手接了过来。
他注意到,在猫笼的角落里,李秀芹还特意放了一小袋猫粮。
“这年头还能有个老相识记得我们姐妹,不容易呐。”
李秀芹是有些感动的,作为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妇女,友谊这种东西对她而言似乎很珍贵。
虽说她甚至记不得“老相识”的面孔,但和老姐的一番交谈也让李秀芹不禁想起当年那段青葱岁月。
“下次有时间再来看你,再见了婶。”
闲谈了几句,杨覃拎着两包东西出了门,这趟“远门”总算是没白出。